海南网移动版

首页 > 海口 >

从 “甜蜜果” 到 “致富果”:昌江好清村的凤梨传奇

  3月4日,连日来,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好清村村民李良研忙得不可开交。又到丰收季,村里的凤梨即将迎来成熟旺销期。作为好清村的重点产业,李良研和乡亲们这几天都在忙着摘果、包装、运输。随着凤梨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终于迎来回报。

  自 1993 年涉足凤梨种植,今年已是李良妍与凤梨相伴的第 32 个年头。32 年间,好清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产业崛起、公路四通八达、新房拔地而起、设备更新换代…… 依托蓬勃发展的凤梨种植产业,全村经济效益实现质的飞跃,好清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 “凤梨村”。“甜蜜果” 化作 “致富果”,全村人靠着 “凤梨饭” 过上了好日子。

  从帮工到致富带头人的 32 年 “凤梨路”

  李良妍堪称好清村第一个 “吃螃蟹” 的人。好清村委会位于十月田镇,是一个黎族村庄。过去,这里主要依靠甘蔗种植,收益平平,特色产业匮乏,乡村基础设施薄弱。

  20 世纪 80 年代,好清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外来企业的目光,一家企业租下百亩田地,在村里投产凤梨种植,这便是好清村与凤梨缘分的开端。“我们村气候宜人,阳光充足、雨水少,种出的凤梨甜度高、口感佳,而且土地资源丰富。几十年前,一位省外商人来村里投资种凤梨,我有幸获得在凤梨种植地工作的机会……”2 月 28 日中午,刚结束凤梨分拣工作的李良妍,望着广袤的凤梨种植地,陷入回忆。

  起初,由于产业垄断、知识局限等原因,村民们对凤梨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一无所知,只能收取微薄的土地租金。1993 年,机缘巧合下,李良妍成为台商凤梨种植地的帮工,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对凤梨产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大约在 2000 年,我辞去原来的工作,开始自主创业,尝试种植凤梨。基于以往工作积累的经验,经过反复摸索,从播种到收成,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如今,李良妍种植了两百多亩凤梨,通过自产自销,每年收入达数十万元。从普通帮工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的生活实现了 “华丽转身”。

  “既然看到了凤梨种植的优势,就要推广出去。” 作为好清村敢为人先的典型,李良妍取得一定成绩后,积极向村民分享种植经验和心得。同时,他还延伸产业链,在凤梨包装、分拣、物流等环节提供大量工作岗位,拓宽当地就业渠道,助力家乡产业振兴。在李良妍的带动下,不少村民投身凤梨产业,好清村田间的凤梨产量逐年攀升,为打造特色地域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从 21 世纪初李良妍的率先尝试,到越来越多村民投身其中,好清村的 “凤梨故事” 由此开篇。

  从 100 亩到 1.4 万亩的亿元村 “振兴路”

  尽管商机初现,但由于对 “舶来品” 的顾虑,以及成本、技术、销售渠道等诸多限制,好清村的凤梨种植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为打造乡村特色品牌,依托产业优势推动乡村发展,2011 年,好清村开始探索 “党支部 + 龙头企业 + 党员 + 农户” 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力发展凤梨产业,陆续引进凤梨 16 号、凤梨 17 号、香水菠萝等特色高效经济品种。

  其中,鼓励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参与产业帮扶项目,带动群众通过自主种植、土地出租、就业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在打造 “一村一品” 的基础上,以种养扶持产业衔接资金为动力,推动企业(合作社)通过订单生产、资产收益等方式,让脱贫群众融入产业链,分享更多收益,促进脱贫户增收;鼓励引导村民就近到凤梨基地务工,学习掌握凤梨种植实用技术,以种植基地带动和村民内生动力 “双推动” 助力产业发展。

  在政策扶持和企业带动下,村民和外地种植户纷纷加入凤梨种植行列,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全村稳步踏上凤梨产业发展的致富新征程。短短几年间,好清村凤梨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村里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8 年,好清村凤梨年总产值达 7200 万元,获批全国香水菠萝 “一村一品” 示范村;2019 年,农户人均收入从 7000 元提高到 1.7 万元;2021 年,凤梨年总产值突破 1.1 亿元,2021 年至 2022 年连续两年入选 “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2023 年,农户人均收入达到 2.6 万元;2024 年,全村依靠凤梨种植年总产值 2.3 亿元,净利润 1.1 亿元。截至目前,全村 90% 以上的农户种植凤梨,种植面积达 1.4 万亩。如今的好清村,高标准凤梨种植基地连片分布,一排排崭新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乡村电商中心订单不断,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从新品种到新业态的 “凤梨 +” 新未来

  随着凤梨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好清村制定了凤梨产业发展的 “四步走” 战略。

  第一步是提升品质。在稳定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村庄引进香蕉凤梨、芒果凤梨、冬蜜凤梨等新品种,探索推广自然熟等高品质种植模式,走标准化、高品质发展之路。“目前,我们主要种植的还是凤梨 17 号和香水菠萝,此前引进的芒果凤梨和冬蜜凤梨将于四月底上市。这些新品种甜度更高、价格更好,作为昌江首次引进的品种,后续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 好清村党支部书记何建才介绍。

  第二步是交流合作。“每年我们都会组织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及时了解凤梨产业的前沿科技、最新信息和发展趋势。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会,进一步推广好清村凤梨品牌。” 何建才表示,未来好清村将更加主动,加强与省内县内优秀的凤梨种植企业、资深基地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寻找与业内企业、种植专业户合作的机会。“目前,我们的凤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此前也有过出口尝试,未来我们将不断拓展销路,让好清村凤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第三步是深度融合。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 “稳种植、强营销、深加工” 的 “多引擎” 驱动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作建设凤梨产品分拣包装原产地仓库和服务中心,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何建才透露,目前好清村正在申请 “好清凤梨” 地理标志,成功后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我们还将在昌江农产品仓储物流产业园建设加工厂,目前衔接资金已到位,计划研发凤梨汁、凤梨豆浆等产品。此外,我们曾举办过凤梨采摘活动,未来将规划开发研学路线,探索‘凤梨 + 旅游’的融合模式,民宿、饭店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规划完善中。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好清村将围绕凤梨不断探索新业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四步,也是好清村长期坚持的一步 —— 创建美丽乡村。未来,好清村将立足产业优势,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朝着 “好山好水好清村” 的目标迈进,持续探索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走出一条具有 “好清特色” 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小丽)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