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网移动版

首页 > 海口 >

2月清晨的东方市福民公园,三角梅开得正艳

  2月25日,2月清晨的东方市福民公园,三角梅开得正艳。家住东方海岸小区的陈晓举起手机,镜头里定格下晨练老人舒展的太极扇、孩童们清脆的笑声,还有树下正在闲聊的银发夫妻。“咔嚓”一声,身着碎花裙的外地游客,在凤凰木的映衬下笑成了“月牙眼”。

市民们在福民公园休闲娱乐。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市民们在福民公园休闲娱乐。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3年前搬来时,这片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地。”陈晓滑动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今昔对比照。如今占地11.5公顷的公园里,湿地栈道串起5个功能区,常有带着画板写生的学生,周末还能遇到弹吉他的街头艺人。陈晓最中意的,还是公园东南角的紫藤花廊,“黄昏时我就泡一壶茶带过来,看晚霞把棕榈叶染成金红色,感觉自己住在景区里”。

  这样的“绿意惊喜”正悄然绽放在东方的每个角落。在解放路住了30年的王阿婆,眼见着家门口的“秃头巷”变身“花漾街”。原本坑洼的黄土路早已被平整硬化,墙根种起半人高的大叶龙船花,转角处也多了座月季花环绕的凉亭。“以前下雨都要穿雨靴出门,现在我们茶余饭后都爱来这里聊天。”

东方市二环南路段的“口袋公园”。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数字见证着这座滨海小城的绿色蝶变:全市新建22处街角花园,8条黄土路变身花巷,991万平方米绿毯铺展城市肌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2.06平方米。

  最让市民津津乐道的,是那些“长”在生活缝隙里的“口袋公园”——菜市场后巷的棋牌角、学校围墙外的读书廊、老小区拆违腾出的健身区,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日常。

东方市二环南路段的“口袋公园”。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方市二环南路段的“口袋公园”。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要说最让老东方人感慨的,还得是鱼鳞洲风景区的蜕变。每当夕阳西下时,游客服务中心前总是会摆满“长枪短炮”,摄影爱好者们向往着“风车剪影”经典画面。“以前拍完照没处歇脚,现在在棕榈树下来杯老盐柠檬水,看孩子们在沙池堆城堡,这才叫度假嘛!”从宁夏来的背包客李劲毅翻着朋友圈九宫格惬意地说道。

鱼鳞洲风景区。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鱼鳞洲风景区。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东方市遵循“见缝插绿、能绿则绿”的原则,通过建绿、增绿、还绿、补绿、插绿、促绿等各种手段,充分利用街角闲置空地,持续推进公园游园建设,补足居民游憩、休闲空间,鱼鳞洲风景区园林绿化工程便是其中之一。东方市政园林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经过改造后景区新增园林绿化覆盖面积约8516平方米,有效解决了景区绿化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可以说,我们像绣花一样在‘织补’城市绿色拼图,正在建设中的滨海绿道示范段,将把17公里海岸线串成‘翡翠项链’”。

  暮色渐浓,福民公园的太阳能地灯次第亮起。陈晓翻看当天拍摄的36张照片,选一张凤凰花落在长椅上的画面,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住在公园里是种什么体验?来东方就知道了!”配图定位下,很快跳出一串点赞和留言——这座城市正在书写的热带滨海园林故事,已然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注脚。

(责任编辑:小丽)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