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在京举行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
时间:2024-06-30 10:37 来源:快科技 作者:小丽 点击:次
6月30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行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经初步测量,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 在样品安全运输至月球样品实验室后,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月球样品的存储和处理,启动科研工作。这标志着嫦娥六号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正式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 嫦娥六号“挖土”全纪录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随着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正式开启“月背征途”和“挖宝之旅”。 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完成了这份宇宙快递的“打包装箱”。 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月背取壤,意义非凡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开展了100多次月球探测,完成了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取自月球正面。 2020年底,嫦娥五号从月球取得1731克月壤样本,采集月壤的地点位于月面的风暴洋区域。这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也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外天体返回样品。 而嫦娥六号的着陆地点是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撞击力度可能穿透月壳直抵月幔。 这次大撞击事件,很可能让原本存在于月球深部的物质“翻”到月表。将古老的月壤样品与年轻的样品进行对比,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有望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月球演化等科学问题。如今,全世界都在期待,这份“珍宝”能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带来更多惊喜。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取样回放画面。 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中国人对月球的好奇与探索从未停止。2023年5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重磅宣布: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如今,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正有序推进: 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开展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察; 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开展月球资源原位利用技术验证; 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中国人“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已经变得清晰而可触摸。 (责任编辑:小丽) |
- 上一篇:传华为正测试“泰山”CPU小核心:GeekBench 5单核跑分达到了350分,直接提升了多达75%
- 下一篇:GoPro相机销售突破5000万台:20款销量超过100万台的相机,开创包括运动相机和360度相机在内的多个相机

